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今天怎样做父母(3)

今天怎样做父母(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d6f680102e4pa.html

�孩子真正喜�上智力生活,�在其中,欲�不能,���充��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在�方面,父母的榜�能�生�著的作用。
我深信,薰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是薰陶出�的。因此,做父母意味著人生向你提出了一�要求:必�提高你自己的素�。
(周�平)

做父母做得怎�,最能表明一�人的人格、素�和教�。被自己的孩子���密的朋友,�是�人父母者所能�得的最大的成功。不�,�人父母者所能遭到的最大的失���非被自己的孩子���手和�人,而是被��上司或者奴�。(周�平)
==================================================================================================
今天怎样做父母(3)
(2012-08-06 15:54:08)

今天怎样做父母(3)

体制的改革非一日之功,我们不能坐等其完成。我们应看到,即使在现行体制下,老师和家长仍拥有相对的自由,可以为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小环
境,把大环境对他们的危害缩小到最低程度。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站得足够高,对于现行体制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教育的理念有正确的理解。可以想
象,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多了,不但其学生和孩子受益,而且本身就能成为促进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


应试体制实际上把所有学生和家长逼入了一个赌局,一边是应试教育,另一边是素质教育,看你把赌注下在哪一边。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把赌注完全押在了应
试教育上,竭尽全力成为赢家。在我看来,这样做的风险其实更大,如果赢了,不过是升学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输了,就输得尽光。相反,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
边,适当兼顾应试,即使最后在升学上遭遇一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剥夺的,必将在整个人生中长久发生作用。所以,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
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应试体制的弊端有目共睹,但积重难返,改革之路艰难而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不是无能为力的。把主要力气花在素质教育上,向应试教育争自由,能争到多少
是多少,在应试体制面前保护孩子,能保护一个是一个,这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责任。在一切战争中,保存和发展有生力量是一个基本原则,在素质教育与应
试教育之战中也是如此。可以确信,抗争者的队伍壮大了,两种教育之间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应试体制要不变也难了。现在它既然已经失人心,那么,让我们
共同努力,让它也失天下吧。


在现行应试体制下,孩子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长不应该再加压,至少要在心理上给孩子减压。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对女儿说:考咋样就咋样,考砸了也没关
系。有一次期末考试,她考了个年级总分第一,我批评她说:怎么搞的,考个二三十名就可以了,下不为例。她清楚我一向不看重考分,因此她的心态也从容而淡
定。
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有二,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


在智力教育中,最不重要的是知识的灌输。当然可以教孩子识字和读书,不过,在我看来,这至多是手段,决不可当作教育的目标和标准,追求孩子识多少字和背多
少古诗,甚至以此夸耀,那不但可笑,而且可悲。教授知识的方法是否正确,究竟有无价值,完全要看结果是激发了还是压抑了孩子的求知兴趣。活跃的理性能力是
源头,源头通畅,就有活水长流,源头干涸,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死水。


对于孩子的智力教育,我不是一个很用心思的家长,没有什么周密的计划。不过,我比较有心,会留意孩子的智力闪光,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事实上,幼儿理性觉
醒的能量是非常大的,一定会有好奇、多问、爱琢磨等表现,所需要的只是加以鼓励,给他一个方向,使他知道这些都是好品质,从而满怀信心地继续发扬。相反,
倘若对于自然生长的智力品质视而不见,却另外给他规定一套人为的标准,他在智力发展的路上就难免左右失据、事倍功半了。


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智力生活,乐在其中,欲罢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在这方面,父母的榜样能产生显著的作用。
我深信,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因此,做父母意味着人生向你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提高你自己的素质。


音乐、绘画、体育这些才能,从一个方面来看,是特殊的天赋,只有少数人适合于以之为专业,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又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每一个人都可以
以之为自己的爱好。把所谓特长的考核纳入应试教育体制,其结果一方面是使艺术教育、体育的性质发生了扭曲,把它们由人的天性自由发展的形式蜕变成了应试的
工具,另一方面则在原已过于沉重的功课之外又给孩子们增添了新的负担。


幼儿都会表现出艺术上的某种兴趣和能力,比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长大了都要成为艺术家,都能成为艺术家。做艺术家必须有天赋,而单凭
幼儿期的兴趣是不能断定有天赋的。幼儿期艺术活动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心智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使幼儿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得到良好生长。
这本身就是重大收获,不管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这个收获都会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孩子在艺术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我都给予热情的鼓励,至于将来的发展会如何,则完全不予考虑。我的原则是:兴趣为王,快乐生长。孩子喜欢就行,高兴就行,一切顺其自然。
在我看来,长期强迫孩子学习一门艺术,是完全违背艺术的本性的。这样做往往是出于强烈的功利目的,最后即使培养出了一个艺术上的能工巧匠,付出的惨痛代价却是不可治愈的心灵创伤和人性扭曲。


做父母做得怎样,最能表明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和教养。
被自己的孩子视为亲密的朋友,这是为人父母者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成功。不过,为人父母者所能遭到的最大的失败却并非被自己的孩子视为对手和敌人,而是被视为上司或者奴仆。


做家长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家长相当可怜,一面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面是孩子的奴仆、下属,始终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处的位置。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今天怎样做父母(2)

今天怎样做父母(2)
(2012-07-31 09:34: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d6f680102e4jx.html

今天怎样做父母(2)

对于孩子的未来,我从不做具体的规划,只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心智优秀的人。给孩子规定或者哪怕只是暗示将来具体的职业路径,是一种僭越和误导。我只关心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能够快乐、健康、自由地生长。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他将来做什么,到时候他自己会做出最好的决定,比我们现在能做的好一百倍。

今日的家长们似乎都深谋远虑,在孩子很小时就为他将来有一个好职业而奋斗了,为此拼命让孩子进重点学校和上各种课外班。从孩子这方面来说,便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投入了可怕的竞争,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过去,为了拿到那张最后的文凭,不知要经受多少作业和考试的折磨。有道是: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在我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恰好一开始就是输局了。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发展,只学得一些技能,将来怎么会有大出息呢?

一个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原是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阶段,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现在这个价值被完全抹杀了,其全部价值被归结为只是为将来谋职做准备。多么宝贵的童年和青春,竟为了如此渺小的一个目标做了牺牲。

现行教育的尺度极其狭隘,无非是应试、升学、就业,其恶果是把孩子们培养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优秀,也不幸福,丧失了人生最重要的价值。

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成人世界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将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最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教育的久远后果,一代代新人经由这种教育走上了社会,他们的精神素质将决定未来中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准和社会面貌。

对聪明的大人说的话:倘若你珍惜你的童年,你一定也要尊重你的孩子的童年。当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他。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有一些人执意要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在他们眼中,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一切都要大人教,而大人在孩子身上则学不到任何东西。恕我直言,在我眼中,他们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大人。

我对孩子的期望――

第一个愿望:平安。如果想到包围着她的环境中充满不测,这个愿望几乎算得上奢侈了。

第二个愿望:身心健康地成长。
至于她将来做什么,有无成就,我不想操心也不必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怎样做父母(1)

好文章分享,
今天在我最喜�的作家的blog出刊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d6f680102e4d5.html

Benny
===============
今天怎样做父母(1)

现在做父母的似乎都有一个雄心,要亲手安排好孩子的整个未来,从入学、升学到工作、出国,从买房、买车到结婚、生子,皆未雨绸缪,为之预筹资金,乃至亲自上阵拼搏,觉得这样才是尽了责任。我想提醒你们的是:孩子的未来岂是你们决定得了的?他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对于前一半,你们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为他祈祷。对于后一半,你们倒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就是给他以正确的教育,使他在心智上真正优秀,从而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倘若你们不在这方面下功夫,结果培养出了一个心智上的弱者,则我可断定,有朝一日你们必定会发现,你们现在为他的苦心经营全都是白费力气。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个淡泊于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地成长。

我由此获得了一个依据,去分析貌似违背这个规律的现象。譬如说,我基本可以断定,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奋斗却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遂愿望,但愿望的性质恰好相反。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孩子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我肯定不是什么教子专家,只不过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而已。既然爱,就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孩子现在快乐,二是让孩子未来幸福。在今天,做到这两点的关键是抵御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给孩子提供一个得以尽可能健康生长的小环境。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怎样才是真爱孩子,却大可商榷。现在的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具体怎么做,我说一说我的经验供参考。要点有三。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长。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康文署的小朋友暑假文藝節目 - 國際綜藝合家歡2012 各場節目門票由5 月11 日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

http://www.hkiac.gov.hk/2012/chi/index.php

「國際綜藝合家歡」
國際綜藝合家歡2012 各場節目門票由5 月11 日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中英數猛進秘笈

Dear friends,

Just read a good book "中英數猛進秘笈" and scanned its summary (see
attachment). You may give you some insights.

Benny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天文台將在2012年3月24及25日舉行開放日

http://www.hko.gov.hk/openday/2012/index_uc.htm

誠邀閣下參觀香港天文台

天文台將在2012年3月24及25日舉行開放日。今年的主題是「從天氣、氣候、水–驅動將來」,歡迎公眾人士參觀,實地了解天文台的工作,與專業氣象人員交談,看看我們如何利用科技為市民服務。

開放日不設入場券,屆時視乎情況需要,可能有人流控制措施。
日期及時間: 2012 年 3 月 24日﹝星期六﹞及
2012 年 3 月 25 日﹝星期日﹞

入場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 30 分

展覽結束時間:下午 5 時 15 分

﹙活動詳情將於稍後公佈。﹚
地點:
九龍彌敦道134A號香港天文台總部

入口在彌敦道近尖沙咀街坊褔利會,出口在天文台道﹝見附圖﹞

注意:由於預期前來參觀的人數眾多,天文台將實施
   人流單向移動的措施。參觀人士必須由彌敦道
   進入,並於天文台道離開!

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文章分享 - 公開考試的誤區

Dear friends,

Good article for sharing.

Benny
=====
2012年1月13日

程介明教育評論

公開考試的誤區

2012年是香港教育改革關鍵之年,公開考試是一個關鍵。這裏無意對即將出現的新香港中學會考「說三道四」,只是就一般在考試上出現的問題為讀者提供參考,這裏不涉及考試本身的技術和專業問題,那是香港考試局的職能範圍,這裏只是討論考試與學生學習的關係。「誤區」,是內地用語,指人們容易誤解的地方。

誤區一:公開考試可以促進教學

公開考試是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負有它的社會功能,也就是篩選、分等、擇優、淘汰。本欄曾經討論過上海PISA的例子。簡單來說,PISA的測試重點,不在於學校掌握多少知識(當然學生也需要具備一些基本的知識),而在於面對從未見過的訊息,如何提取、分析、闡釋、運用這些訊息,是如何把陌生的訊息轉化為有用的知識。

這種測試的思路,已經深入上海的基層教師。上海的教師都覺得,如此測試,真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提高了學生。可以說,在校內的評估和測試方面,上海做了很了不起的改革。

不過,上海的教師又普遍覺得,這並沒有減少學生感到的「考試壓力」,原因是公開考試(「統考」)是另外一個故事。參加統考,就是準備搶高分,要爬在人家的頭上,才能進入好的高中或者大學。除非整個教育制度的社會功能變了,公開考試也許難以擺脫製造惡性壓力的罪名。

這裏的潛台詞是,校內的評核,必須適應學生學習而改革;但是這是教學改革的一部分,不能依賴公開考試的變革。

誤區二:公開考試就是死記硬背

公開考試不能積極促進學生學習,卻不等於公開考試不可以減少不合理的評估,盡量排除違反學生學習規律的障礙。香港的公開考試,即使在教育改革之前許多年,已經做了許多其他地方羨慕的改革。例如會考的科學卷子已經提供全部的公式,學生不必強記。以前考語文,需要強記範文的句節,「引經據典」才能得分,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這樣的題目。歷史,又有「歷史資料題」,題目提供有關的歷史資料,着重考生的分析與闡述。整個會考,需要強記具體資料的「多項選擇題」(multiple
choice)也已經減到最少。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誤解,以為會考就是要死記硬背?問了許多朋友,原因估計有二。

一是過去的印象陰魂不息。很多家長還停留在過去的經驗裏面,以為考試就不離死記硬背,甚至不自覺地,把學校並不要求背的東西也逼着孩子背,以保萬全;也會有教師以為背書是最好的保障,「學生背得出,就算是學了」,這是一條最簡單有最容易掌握的公式。

二是公開考試涉及大量的出卷人員,也涉及評卷標準。他們之中,也許有些沒有留意「學習」專業知識,沒有留意現代教育測量的發展。因此雖然理論上大家都認為公開考試應該盡量避免強記性的考題,但是他們會覺得有些訊息是學生必須強記的,就在考題中滲透了。看在學校的教師眼裏,死記硬背就仍然無法退出公開考試的歷史舞台。

這裏無意否定記憶和背誦,記憶和背誦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由於公開考試在社會有強烈的「指揮棒」傳統,要是公開考試有了強記的成分,死記硬背很容易就會取代其他一切的學習,違背了鼓勵發展學習能力的方向。

誤區三:凡是能學的,都能考、都要考

這也許是公開考試最大的誤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盡量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而不是局限在傳統的少數幾個科目。假如所有的學習經歷,都要納入公開考試的範圍之內,那麼教育愈是改革,學習經歷愈豐富,公開考試的項目就會愈多。這是荒謬的!

讓我們看看公開考試的實際作用。按照目前世界是教育發展的情況看,公開考試難免會局限在正規課程的科目上面。公開考試的結果,在就業方面基本上只起一個參考作用,很少有機構在招聘的時候細緻研究會考成績。況且,現在中學畢業就業大都不需要具體的知識,關鍵是中文、英文;其他的重要因素,如人品、道德、責任感,主要靠面試或者試用,不靠公開考試。

影響公開考試最大的還是大學收生,大學最希望的不是看過去,而是看學生的潛力。但是目前大學的眼光,狹隘地聚焦在正規科目的考試上面,是看不出學生潛力的。PISA模式的測量,也許最能量度學生的能力和潛力,但是PISA和其他一些國際測量的方向,是根據學生答案進行分析綜合,然後回過頭給以評分。並不是根據一個預定的標準答案評分的。因此,偏偏PISA模式的測量,難以達到劃分學生等級的目的。

當然,大學收生,也愈來愈重視成績以外的素質(但不是降低成績的要求),因此有面試、集體創作、模擬活動等等招生的形式。而眾所周知,這些素質是無法從公開考試的成績中看到的。

因此,公開考試應該是集中在最關鍵的環節,嚴格選擇測量的環節,以最小的影響面,最大限度地達到它的社會功能。美國以往只靠SAT,只考文字能力與推理能力,本來是以小見大的一個可行模式。香港的校本評核,要是設計不當,把校內幾乎每一個學習環節,都與公開考試掛鉤,就會把公開考試的影響無限擴大,滲透到學校社會的每一個方面,走到了教育改革的反面。

誤區四:所有的學習都可以評分

評估的專家,也許會這樣看;但是應用到公開考試,可以產生災難性的結果。的確,所有學習都應該有效果, 然而:

一、有許多學習的效果,往往發生在未來或是間接的,不是立刻可以顯示出來的,也不是立刻可以量度的;

二、有許多學習經歷(例如異國交流),效果肯定是顯著的,但是因人而異,難以也不必評分。這樣的學習,只需要有「有/無」(Yes/No)的評估;

三、有些學習經歷,需要學生達到一定的能力,只需要「及格/不及格」(Pass/Fail)的評估,在「及格」以上再評分意義不大(「通識教育」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果勉強要在學生的每一項學習經歷上面評分,學校就會淪為一個評分機構,那將是學習的大敵。

因此說,要是公開考試不經過「學習」這個概念的洗禮,教育改革完全可以功虧一簣。